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场行情 >  >> 
临床医学要想走得长远,一定要与基础研究相结合!
来源: 医师报      时间:2023-08-06 12:59:49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黄玲玲)“临床医学是一个由多学科交融、汇聚的学科,没有基础研究的支持,犹如无水之木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能飘在水面上。只有二者结合才能走得更远。”

7月29日,在第十八届301呼吸疾病高峰论坛呼吸基础研究前沿分论坛上,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解立新教授这样说道。


(相关资料图)

该板块版主、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宋立成医生介绍,这是论坛首次设立的一个特别的分论坛。经历三年疫情的打击,“我们发现了很多困惑是现在的临床经验以及临床诊治方案解决不了的,特别需要基础医学研究的配合。”近几年,基础医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临床的结合也更加紧密。分论坛的设置是为了促进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研究更紧密地结合与共同发展。

分论坛由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解立新、赵卫国主持。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解立新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赵卫国教授

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 肺损伤与干细胞再生修复‍

天津海河医院陈怀永研究员介绍了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损伤与干细胞再生修复。他认为,(1)病毒感染性肺损伤后修复值得关注。上皮黏膜是构成肺脏“结构屏障”和“免疫屏障”的重要部分。肺干祖细胞具备组织修复和免疫防御双重功能。肺纤维化与其他脏器后遗症值得关注。(2)肺脏修复的免疫调控亟待深入研究:免疫细胞与肺干细胞的相互作用对于抗病毒治疗,后遗症控制至关重要,但研究较少。(3)细胞损伤分子监测与预警尚未建立。病毒性肺炎引起的ARDS,肺损伤程度很可能影响患者的病情走向,肺损伤的实施监测可预警医师提前干预,增加重症救治成功率。如何判断患者修复情况很重要,利用类器官模型,疾病动物模型,经临床标本检验筛选并建立用于监测肺异常修复的关键标志物尚未建立。(4)感染临床与基础研究不足。设施屏障条件、感染试验费用昂贵等因素导致病毒感染性研究开展受限。

天津海河医院陈怀永研究员

噬菌体疗法在治疗呼吸道耐药细菌感染中的应用进展

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童贻刚教授作了有关“噬菌体疗法在治疗呼吸道耐药细菌感染中的应用进展”专题发言。细菌耐药性已经成为全球危机,遏制耐药性势在必行,当前亟需寻找新型生物杀菌剂替代抗菌药物,噬菌体应运而重生。噬菌体是细菌的病毒,在地球氮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对细菌毒力、细菌进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更是广谱耐药“超级细菌”的天然杀手。具有特异性、安全性、放大性、多样性、易得性五个特点。在噬菌体治疗领域,中国团队与美国处于“并跑”阶段。噬菌体制剂的临床给药方案中,局部应用治疗效果较好,吸入噬菌体治疗已被证明对治疗急性和慢性肺部感染非常有效。噬菌体与抗菌药物联用效果更好。噬菌体基因工程改造技术将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未来可通过基因工程改造技术,扩展噬菌体的噬菌谱提升噬菌体的裂解能力。

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童贻刚教授

大数据时代开放数据的获取和使用

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解武祥教授介绍了大数据时代开放数据的获取和使用有关内容。做临床研究应如何起步?其中一种方法是利用已有的高质量国际临床研究数据库开展临床研究。其优点是数据质量可靠,为全球知名研究,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有高质量的产出。目前在欧美国家,由政府资助的项目,很多都需要公开共享数据库,国际期刊也鼓励基于公开数据库开展医学研究,数据共享是未来医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他表示,基于国际公开数据库开展临床研究,具有高效、省钱的优势;由于原始数据质量高,如有创新的思路,经常能产出高质量文章。但同时由于不需要花费国家科研经费,也会有缺点。所以应与自己的研究方向结合,专注一个方向深入,在一个领域发表一系列文章,并在本领域申请研究经费,开展自己的临床研究或人群研究。

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解武祥教授

方法和技术推动的微生物组学研究

中科院微生物所王军教授介绍了方法和技术推动的微生物组学研究。方法和数据驱动着学科的进步。微生物组是方法和数据驱动学科的典型。测序方法推动病原检测,新测序方法推动病原检测的速度和精度,如以牛津纳米孔测序技术为代表的三代测序技术。而MtTGS可实时、高效发现新发和已知病原。“我们正在进行以下几个工作。一是利用新的测序技术建立新组学的研究体系,包括细菌组、病毒组、真菌组。”目前测序已涵盖DNA、RNA等。二是解析微生物组在多种疾病中的机制和干预靶点,包括自免疫疾病以及多种肿瘤。三是从挖掘微生物效应分子转向更大空间的分子设计。随着AI技术的进步,去挖掘一部分小分子或大分子进行靶点阻断或靶点治疗,甚至从头设计、定向进化,在未来,可能是一个非常充满希望的研究方向。”

中科院微生物所王军教授

扫描下方二维码

查看专题网站

标签:

X 关闭

企业动态 查看更多
四川新增本土“5+4” 均在广安
时间·2022-05-25    来源·
非全日制研究生为何不能享受人才补贴
时间·2022-05-25    来源·

X 关闭